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边事情确定,姜川告辞回去把院子清扫一下收拾出一块地方放放玉米,到此万事俱备只欠收割机。
等周五黄粱带人来的时候,许哲和李家村的人已经在姜川这里等着了。
李家村人开来的是两辆农用三轮车,上面装了架子和铁丝网周遭还围了篷布,这样装打碎的秸秆比较方便还多。
等到了地头姜川才发现这次来的收割机和他以前在老家见的收割机不太一样,等开工以后才确认上面加装的东西居然是碎秸秆的出料口,三轮在后面跟着直接流到车上。
不怪姜川没认出来,他以前见过的那种都是在机器尾部口还朝下直接撒地里,像现在这么一改方便太多了。
等收的大概还剩半亩地的时候,姜川向司机挥手示意停车。
司机放下车玻璃探出头来,“咋啦兄弟?”
“老哥到这里就行了,剩下那一块我自己用人工收一下。”
司机闻言点点头,坐回车里又让机器转了空转了几圈确保传送带上的玉米都落进储存箱里才熄火下车。
这位司机师傅姓严是黄粱的朋友,一个挺健谈的中年汉子。
姜川往前迎了两步递了根烟,“辛苦了老哥,来根歇会。”
严师傅接过以后点上这就打开了话匣子,“老弟你这玉米种的可以啊!”
“是吗?还行吧我没感觉有多好,严老哥你看这一亩地能出多少。”
“这周围就你一家种了春玉米,没有对比你可能看不出来。
我这两天刚和朋友从南边完成收割回来,那边种春玉米的多。
咱们这边周县市都是收割麦子以后种夏玉米。”
“南边他们一亩地大概在一千两百斤左右,至于你家的这些可能得有一千五百斤。”
姜川惊讶“能有这么多!”
“晒干以后应该差不多。”
“对了严老哥,我看这个收割机的秸秆出料口跟我以前见的不一样,这是新的型号吗?”
严师傅走过去拍了拍车上的铁管子,“你说这个?不新了好几年前就有的型号了。”
“规定秸秆禁止焚烧以后,第一代秸秆还田的收割机出料口就在车尾巴上,口朝下位置很低。”
“后来秸秆直接还田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直接还田不太好,而且原来的那种设计不利于秸秆收集,所以就出现了我开的这种。”
“其实我这个车后面还能牵引一台秸秆打捆机,把两边的料口对好了直接在地里给你把秸秆打包好,很方便。
不过我的打捆机出了故障还没修好,也就没带过来。”
“至于现在最新式的是一种,履带式收割打捆脱粒一体机。
优点比我们现在用的这种轮式要灵活方便的多。
缺点也同样明显新收割的玉米水分含量高,脱粒效果不理想。”
看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才几年一体机都整出来了,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脱粒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姜川猜测大体应该就是装烘干机这类东西,要是做的黑科技一点。
以后前面收割鲜玉米后面倒出爆米花的情况都有可能实现。
聊了几句姜川给严师傅结了费用每亩地七十块,黄粱作为朋友去送送,许哲和姜川回去把这最后一车给卸了。
收拾妥当以后姜川去园子里摘了些菜、池塘里捞了条鱼、又买了点肉,让庞伟帮忙打下手,中午把许哲和黄粱留下吃了顿饭。
“黄老哥,这严师傅也是咱们镇上的人吗?”
黄粱往嘴里夹了一片猪耳朵慢悠悠道:“他是镇上西街人,早年听说是出门跑业务跑合同,后来不知道为啥不干了,买了收割机跟人合伙天南海北的下地。
我还在产房痛苦挣扎,老公却放任我等死...
没有穿越重生,更没有天降系统可以砍瓜切菜的爽下去没有山崖下拣秘籍更没有死人堆里捡大还丹,根骨奇葩血脉神圣的这种吃饱了撑的意淫也没有。如果说石涧仁是个得道而入世的高人,那么白浩南就是个懵懂茫然撞得头破血流的家伙,关键是他还觉得自己活得很嗨皮!一个类似黄金右脚的故事一个关乎梦想的故事就看您带着什么有色眼镜来看了...
作品主题一个叱咤江湖记者的成长历程。主人公骆千帆。第一卷见习记者遭到仇敌部门主任的刁难,千方百计历尽艰辛终于转正第二卷被发配到发行部挣下第一笔钱第三卷同行竞争遇到一个厉害的角色,经过拼搏适应,终于逐渐成长成熟第四卷从条口记者转战暗访记者,出生入死跌宕起伏第五卷遭遇挫折,惹祸歇业,连累部门主任,转战副业,挣下第二笔钱第六卷应聘部门主任,pk掉强劲对手第七卷带着团队叱咤江湖第八卷副总编第九卷转型网络发布,成为传媒大拿。...
我是一名美女公寓的保安,平时除了保护四位绝色美女的安全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想知道我是怎么利用职务之便把美女骗到手的,听我跟你慢慢道来...
没有人知道在地底深处,那些危险而又藏有宝藏的墓穴里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多少盗墓贼为了利益前赴后继的冲进陵墓之中,去面对那些可怕的机关,恐怖的死尸,以及那最可怕的未知领域。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很多不可思议,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不该让世人知道的,是应该烂在肚子的事情。...
回收大姑娘小媳妇还有二手老娘们!我是超级收购王!...